中國畫研究院的成立是中國繪畫研究的一個新開篇,也是中國繪畫全球化傳播的新紀元。中國畫研究院以「中國繪畫的現代化研究和世界化拓展,讓世界走向中國繪畫」為主旨,致力於用現代語言講述中國美學故事,搭建起傳統與當代、東方與西方藝術傳播的橋樑。中國畫研究院成立於2025年初,為中國香港特區政府批准設立的研究機構,執行院長為藝術家楊佴旻先生。
從新石器時代的岩畫,仰韶文化的彩陶紋樣,馬王堆的帛畫,唐宋以來的院體畫、大型宗教壁畫、文人畫,乃至於五四以來的新國畫運動,直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中國繪畫的現代化探索,蔡元培、魯迅、徐悲鴻、林風眠、劉海粟、李可染、吳冠中、丁紹光等前輩對中國畫「筆墨當隨時代」都做了不懈的推動和實踐。「筆墨當隨時代」從清代石濤提出,已經吶喊得太久了,它不應該成為孱弱的呻吟,它應當是時代的最強音!
藝術需要建立自己的高度,時代的高度,藝術不存在超越、藝術家的勞動不是否定過去,是創建新的經典。時至今日,難道不遺憾嗎,畫家們做的怎麼樣?大家亦步亦趨地踩着前人的腳步走路,誤以為那是對傳統的敬重。大錯了,當下混同在過去恰恰是對經典的破壞,當老年大學的學員說他們在畫傳統藝術時,該作何感想?傳統在當代人的創作中是一種精神含在作品中,不是表面形式的摹寫。改變絕非否定,誰能說文藝復興否定了古希臘,誰能說印象派否定了文藝復興——改變是在保護經典,是在建立時代的高度。
21世紀的中國畫家,可不可以從幻境中醒來,不再拿「傳統「作為不思進取的擋箭牌?用大家的熱愛、真誠和對中華民族的責任感,對待繪畫——讓筆墨緊隨時代!
21世紀,一個人類文明新的歷史節點已經到來,中國畫研究院如一艘滿載千年文化藝術傳承的航船,正在駛向更廣闊的世界。這不僅是一種繪畫形式的傳播,更是中華文明影響世界的新可能。謹記先輩們的精神與期許「所要者魂,可貴者膽」,「一筆擔千年重擔」,在這條探索開拓的路上,期待着每一滴墨色、每一個筆觸都承載着屬於全人類的美學精神!
